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
编号:38766
免疫抑制剂 可激活乙肝病毒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7日 大众卫生报 2013.11.07
     张爹爹患慢性乙肝“小三阳”10余年了,平时定期复查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HBV DNA也在检测线水平以下,病情一直平稳。半年前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常喘息,在当地诊所治疗。医生每次给他激素“地塞米松”吊瓶,喘息明显缓解。一月前他突然出现高度乏力、腹胀、频繁恶心呕吐、尿如浓茶色。化验肝功受损严重,伴凝血障碍,乙肝病毒量急剧上升,发病不到一周时间就出现肝衰竭表现,危及生命。

    为什么用激素会导致乙肝病情发作甚至重症化呢?因为乙肝是一种免疫功能不全性疾病。当免疫功能正常时,病毒“生长”受抑制,处于“静止”状态,病情稳定。若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其他化疗药物),就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病毒被激活,趁机大量复制再活动,导致乙肝病情急性发作或加重,甚至恶化成重型肝炎。

    目前,我国有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他们长期肝功能正常,保持病情稳定,但这部分人也会因为皮肤病、风湿免疫病、肾病、肿瘤而就诊于其他专科门诊。免疫抑制剂(激素及其他化疗药物)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常用有效药物,往往很容易被采用,临床医生如果考虑不周全,就会“顾此失彼”,增加这些病人乙肝发作加重风险。

    因此,我国现行的慢乙肝临床防治《指南》推荐对于HBsAg阳性者,不论其HBV DNA水平高低、ALT是否升高,均应在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前一周即开始预防性抗病毒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特殊慢乙肝患者就医时要详细告知自己的乙肝病史,便于医生综合考虑,科学处理。

    长沙市第一医院南院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李金强, 百拇医药